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故游忆· 明代青藤画派创始人文学巨匠徐渭墓
发布时间:2020/8/3  阅读次数:985  字体大小: 【】 【】【
20064月18日下午,从绍兴兰亭印山越王陵出来,移步至近在咫尺的明代青藤画派代表人物,著名文学家徐渭墓。




徐渭虽天才超轶,但其一生却是坎坷之至,7年牢狱之灾、8次科举不中,9次自杀未遂。最得意之时,也只是直浙总督胡宗宪麾下的一名幕僚,按通俗的说法,就是个名符其实的“绍兴师爷”。不过这位“师爷”确实很有能耐,除了文章写得好,以两篇《进白鹿表》替胡宗宪大讨嘉靖皇帝欢心外,对兵法也颇有研究,胡宗宪在抗倭中所实施的擒徐海、诱王直等重要战略部署,都是由他幕后策划的。为此,胡宗宪对徐渭礼遇有加,甚为倚重,徐渭也因此居功自傲,为人颇为蛮横。
胡宗宪获罪入狱后,徐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剚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已,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乃游金陵,抵宣、辽,纵观诸边厄塞,善李成梁诸子。入京师,主元忭。元忭导以礼法,渭不能从,久之怒而去。后元忭卒,白衣往吊,抚棺恸哭,不告姓名去。”这一段经历,对于徐渭最为不堪,也是最为后世之人所津津乐道者。
晚年的徐渭,回到家乡绍兴,在贫病交困、凄凉孤独中以七十三岁高龄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后归葬于现绍兴市绍兴县兰亭镇木栅村姜婆山东北麓的徐氏家族墓中。如今,在印山越国王陵景区南口西侧,就辟有一条水泥板铺设的小道,可以直通徐渭墓园。
小道两侧草木繁茂,颇有曲径通幽之意境。前行三、四百米后,可见粉墙环绕的一小块区域,这里就是徐氏家族墓的所在了。墓区后有块低矮的小山包,应该就是俗谓的“姜婆山”了。
徐渭墓入门可见。此为1989年重建,墓碑上的字是沙孟海题写的。原墓毁于万恶的“文革”时期,形制已不可考。
徐渭墓后,还有两台并排的合葬墓,也都在“文革”中遭受不同程度破坏,1989年重修。
左侧为徐渭的父亲徐鏓及其原配童氏、续配苗氏、妾苗氏(徐渭生母,原姓氏无考,系苗宜人的陪嫁丫鬟,遂从主母姓,后成为徐鏓小妾。)、徐渭原配潘氏及续配张氏等6人的合葬墓。
复建的墓表,为时任兰亭书会会长的沈定庵先生补书,全文如下:明徐大夫墓。大夫讳鏓,字克平,喜竹,故称“竹庵主人”。从祖戎籍,以弘治己酉云贵乡荐,始知巨津州,至夔州府同知。兹以万历七年九月廿有六日,再改塟于此,合以童、苗两宜人,附以季子渭之母苗君,及其两妇,曰潘、曰张。童宜人所出伯子曰淮,妇杨;仲子曰潞,妇童。墓去此以步计,祭可告以合飨。大夫于予考按察使本诚翁,为姑之侄,曩尝同事于云贵间,甚驩也。及是,予八十有二矣,渭以亲好中及见大夫者,止予一人在,题大夫墓,非予不可,故来请题。赐进士、兵部郎中、表侄王畿拜撰,渭儿谨书。己卯初夏,同里后学沈定庵补书。(王畿,号龙溪先生,阳明学派成员,王守仁最赏识的弟子之一,官至南京兵部郎中。)
此墓重建时,在墓前的泥土中发现三截残石,其中一截尚存“明徐大夫”等文字,为徐渭手迹。而据徐渭墓附近的老人回忆,此为徐渭父母合葬墓的墓表石,“文革”中被砸断,墓表石两侧有望柱,不知所踪,前有祭桌,亦被移作它用。根据以上线索,工作人员又在附近找到了望柱,证实了老人口述线索的可靠性。由此也可看出,这台重建之墓应该还是比较符合原制的。
右侧为徐渭大哥徐淮及其大嫂杨氏、二哥徐潞及其二嫂童氏、徐渭长子徐枚及次子徐杜枳等6人的合葬墓。墓前立碑一通。上书:“明鹤石山人讳淮徐公暨配杨孺人、府学诸生讳潞徐公暨配童孺人、处士讳枚徐公、处士讳杜(应为“枳”之误)徐公之墓。道光十六年十月吉立。”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